巴塘水电站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69m,坝基河床覆盖层厚度最深55.55m,分层复杂,工程场地地震基本烈度Ⅷ度。坝基覆盖层Ⅲ岩组—含泥砾中粗砂层,分布于河床覆盖层中上部,最小埋深12.56m,层厚2.64m~10.70m,范围覆盖河床段坝基,经过地质专业初判和复判,Ⅲ岩组局部有产生液化的可能性。
建坝后坝基三维有限元动力反应分析表明,该砂层在设计地震下不会发生液化或动力剪切破坏,采用在坝后设置压坡体的方式可有效提高该砂层的抗液化能力,最终推荐在下游设置50m 宽压坡体作为提高该砂层的抗液化能力的工程措施。筑坝以后随着上覆荷载发生变化,基础应力状态和渗透性能与天然状态相比也会发生较大变化,地震液化的势态也会产生改变。利用三维动力有限元方法对Ⅲ岩组在筑坝后的地震液化进行分析更符合实际,判断结果也更为精确,有限元计算结果,河床覆盖层Ⅲ岩组在筑坝后不会发生液化或动力剪切破坏,增加下游压坡体后,有效提高坝基范围及以外的Ⅲ岩组抗液化能力。
对坝体上、下游采用压重的方式提高基础抗液化能力是一种经济、有效的方法。本工程上游围堰与坝体在2502.5m以下部分结合,围堰与坝体空腔回填石渣,下游设50m宽压重平台,顶部高程2500m,高于原河床约17m,下游坡度1:2.0。利用上游围堰与下游压坡共同作为坝体上、下游压重,作为提高坝基覆盖层Ⅲ岩组的抗液化能力的工程措施是十分经济有效的。
巴塘水电站坝基覆盖层深厚且分层复杂,河床覆盖层Ⅲ岩组-含泥砾中粗砂层,分布于河床覆盖层中上部,埋深中等、层厚变化大。经初判,及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法、相对密度法等复判,确定在坝址区基本地震烈度Ⅷ度条件下,局部有产生液化的可能性。
根据有限元液化判别法进一步对筑坝后基础沙层液化问题进行分析,该砂层在建坝后不会发生液化或动力剪切破坏。
同时通过对下游增设压坡体与不设压坡体对比计算后,在下游增设压坡体,可有效提高坝基范围及以外的Ⅲ岩组抗液化能力。
因此在坝体设计中上游围堰与坝体在2502.5m以下部分结合,围堰与坝体空腔回填石渣,下游设50m宽压重平台,顶部高程2500m,高于原河床约17m,下游坡度1:2.0。利用上游围堰与下游压坡共同作为坝体上、下游压重,作为提高坝基覆盖层Ⅲ岩组的抗液化能力的工程措施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