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生产的石油沥青具有蜡含量高、温度敏感性 较大的特点,导致沥青路面的高低温性能较差,易发生 车辙、开裂等路面病害。同时,在如光、氧、水分等自然 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发生老化,造成路面的抗疲劳性能 降低,减短 其 使 用 寿 命。为了改善这种现状,如 橡 胶 类、树脂类等聚合物改性剂均用于石油沥青中,以提高 其路用性能,且效果显著。但基于聚合物改性沥青昂 贵的造价、复杂的改性工艺以及与石油沥青不融,造成 离析等弊端,许多新型的改性剂被不断研发应用,如纳 米材料改性 剂、硅藻土改性剂以及有机硅改性剂等。 其中,纳米碳酸钙改性剂的研究使用引起了国内外学 者的广泛关注。
纳米碳酸钙是一种典型的纳米材料,具有优良的 补强能力、造价低、应用前景广泛,在橡胶、造纸等产业 中广泛应用。该文通过采用旋转黏度试验(RV)、动态 剪切流 变 仪(DSR)、弯 曲 梁 流 变 仪(BBR),对 RTFO 老化和 PAV 长期老化后的纳米碳酸钙改性沥青进行 流 变 特 性 研 究,并 通 过 多 重 应 力 蠕 变 恢 复 试 验 (MSCR)研 究 其 变 形 能 力,通过线性幅度扫描试验 (LAS)研究其抗疲劳性能,以更好地了解纳米碳酸钙 作为一种改性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。
原材料及纳米碳酸钙改性沥青制备
1.1 原材料 选用两种沥青:
① 广泛用于美国路面的 PG64- 22沥青;② PG76-22沥青,即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 (SBS)改性沥青。沥青的性能等级根据上海昌吉
SYD-2806A沥青软化点测定器测定 Superpave规 范确定。按照JTGE20-2011《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 混合料试验规程》的试验方法对沥青进行检测,结果满足规范要求。纳米碳酸钙采用北京某公司产品,该公 司利用其先进的纳米粉体工业化制备技术,通过复杂的技术手段,有效控制其化学反应和结晶过程,从而获 得粒度小、分布均匀、高质量的纳米碳酸钙颗粒。
1.2 纳米碳酸钙改性沥青的制备 按照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,首先将基质沥 青在160 ℃条件下软化至流动状态,按照沥青质量的 5%和10%,缓慢加入纳米碳酸钙,添加过程大约在3 min之内完成。然后在剪切温度为163 ℃,剪 切 速 率 保持在1500r/min的条件下,进行改性沥青的制备。 在剪切过程 中,发 现 在 混 合 阶 段 开 始 时,沥 青 体 积 膨 胀,气泡浮在表面上。这是由于在投放改性剂的过程 中,不可避免地会引入空气。当表面气泡全部消失,试 样表面均匀、平整、类似镜面,即可停止剪切,一般需要 进行15~30 min。此 时 制 备 的 混 合 均 匀 的 沥 青 即 为 纳米碳酸钙改性沥青。
纳米碳酸钙改性沥青的流变试验及其结果分析
2.1 旋转黏度试验
沥青黏度(
上海昌吉SYD-265E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器)与沥青路面的力学行为密切相关,例如 高温时沥青路面产生车辙程度的高低,与沥青的黏度 有直接关系。同时,沥青的黏度还是反映其感温性能 的一项技术指标。黏度越大,则其稳定性和耐久性越 好,抗变形能力也越好。研究中使用135 ℃的旋转黏 度来评估沥青的感温性能。按照 AASHTO TP48规 定的试验方法,在135 ℃下测量沥青黏结剂的旋转黏 度,具体试验数据如表2所示。
2.2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
采用 DSR测定沥青在高温下的流变特性,用来评 价其高温性能。通过在沥青上施加正弦应力,可测得 沥青的复数剪切模量(G* )和相位角(δ)。然后采用复 合剪切模量最大剪应力和最大剪应变的比值,能够表 征沥青在重复剪切应力条件下的抗变形性能;相位角 表征应力和应变之间的时间滞后。同时,依 据 SHRP 的研究结果,选择车辙因子G*/sinδ 值作为评价沥青 高温性能的指标。G*/sinδ 值越大表明沥青材料抵抗 车辙的能力越强。
3 结论
(1)相比于原样沥青,添加纳米碳酸钙改性后,沥 青黏度增大,且随着纳米碳酸钙含量的增大,黏度进一 步增大。
(2)MSCR试验与 DSR试验结果一致,表明纳米 碳酸钙能够显著提高沥青胶结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, 且随着纳米碳酸钙含量的增加,其改善效果更显著。
(3)低温 BBR试验结果表明,当纳米碳酸钙用量 低于10%,纳米碳酸钙改性沥青与原样沥青具有相似 的低温能力。因此,纳米碳酸钙对沥青的低温性能影 响不大。
(4)LAS结果表明:添加纳米碳酸钙对沥青的抗 疲劳性能有不利影响。在低应变水平下,随着纳米碳 酸钙用量的增加,当纳米碳酸钙含量为5%和10%时, 其疲劳寿命 分 别 降 低 了17.7%和39.9%,而 在 高 应 变 水平下的疲劳寿命变化不明显,当纳米碳酸钙含量为 5%和10%时,其疲劳寿命分别降低了7.6%和16.4%。